
美国
“铁幕”落下!川普宣布与欧盟达协议
这项协议使美国与欧盟之间长达数月的紧张谈判暂时落幕。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周日在苏格兰宣布,美国与欧盟已达成一项重大贸易协议,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重创全球经济的跨大西洋贸易战。该协议将对欧盟出口至美国的大多数产品,征收15%的统一关税,远低于原定8月1日实施的30%关税。
川普在其位于苏格兰西部海岸的特恩贝里高尔夫球场(Trump Turnberry)与欧盟执行委员会主x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会晤后,向媒体公布了这项协议内容。他称此次协议是“所有协议中最大的一个”,并表示“这笔交易基本上就完成了”。
根据协议,欧盟承诺将在未来数年内,向美国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同时增加6000亿美元的对美国直接投资,开放各国市场与美国进行零关税贸易,并购买大量军事装备。双方同意,汽车及大多数商品将实施15%的进口关税,惟药品及金属产品不在涵盖范围内。
这项协议的达成,标志着双方历经数月紧张谈判后的重大突破,也避免了白宫原定8月1日起,对欧盟大多数商品加征30%关税的举措。川普在此前曾威胁对近乎所有欧盟商品,征收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引发欧洲多国强烈关切。
“我希望解决这件事,但如果不能,那我们就加征关税,”川普在宣布协议时表示。他补充说,欧盟将“做他们该做的事”,以应对潜在的关税风险。
此次协议被视为川普推动全球贸易体系改革、对美国贸易伙伴施加更高关税的战略中的最大胜利之一。他表示:“我们一直与欧洲在贸易上遇到困难,这是一项非常不公平的交易。”
与川普会面的冯德莱恩表示,协议将“带来稳定性与可预测性”,并称美欧两方共同构成全球最大贸易体系,涵盖数万亿美元的商品与数亿人口。
欧盟一位官员在双方会谈后不久也证实了协议的达成,强调协议避免了覆盖1.7万亿欧元跨大西洋贸易关系的重大风险。此前,美方已对欧盟钢铁与铝产品实施50%的关税,汽车与零部件征收25%,对其他商品则加征10%的普遍性税率,影响价值约3.700亿欧元,占欧盟对美出口总额的七成。
在特恩贝里球场的会谈前,川普曾与其子埃里克与小唐纳德共赴高尔夫球场。他形容与冯德莱恩的会晤为“荣幸”,并指出双方对“公平”达成一致。
冯德莱恩则表示,川普是“众所皆知的强硬谈判者与交易缔造者”,而川普回应道:“但我是公平的。”她补充道:“如果我们成功,我相信这会是我们双方所达成的最大协议。”
此次谈判,美方代表包括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他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8月1日起,征税将开始,不会有延期,不会有宽限。”他补充说:“欧盟希望并需要达成协议,现在飞到苏格兰来谈判,就是为了这个。”
若协议未能达成,欧盟原计划对美国数百项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涵盖牛肉、汽车零件、啤酒以及波音飞机等产品。欧方多次警告,若美方贸易措施生效,将会对从法国奶酪、意大利皮革到德国电子产品与西班牙药品的出口构成冲击,并可能加剧欧美间的贸易紧张。
除欧盟外,川普政府今年稍早已与英国达成一项贸易框架协议,并于七国集团(G7)会议期间宣布达成更大范围的贸易协议。白宫表示,该协议已基本完成,川普将于下周与英国首相斯塔莫(Keir Starmer)在特恩贝里再度会晤,讨论双边事务。

美国
川普关税倒数5天 美印谈判被曝“一团糟”
川普总统的对等关税8月1日即将上路,韩国等多国积极与美方谈判,希望避免高关税造成严重冲击。26日引述三名知情人士报道,原本被看好与白宫敲定协议的印度,如今恐怕难以赶上最后期限,其中一名人士更形容,现在美印谈判“一团糟”。
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美印政策研究主任罗素(Rick Rossow)指出,“尽管印度贸易部长语气乐观,但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几乎不可能。谈判初期进展似乎相当快速,但收尾阶段永远是最艰难的。”
印度首席谈判代表亚格拉沃(Rajesh Agrawal)上周曾赴华府进行第五轮谈判,但7月14日至17日协商结束后未发布任何公告。未来几周预计不会再有谈判。印度代表团预计8月中旬重返华府,这已远远超过原本预定公布初步协议的时程。
罗素指出,农产品和乳制品是“印方难以退让的红线”,牵涉高度敏感的政治边界。
印度坚决反对扩大美农产品市场准入,忧心将冲击对莫迪政府至关重要的农民支持基盘,该产业关系到全国约42%人口生计。此外,印度基于宗教与文化因素,对乳制品进口设有严格限制。
罗素认为,“最佳结果可能是让美方商品进入印度市场,同时针对印度农民较不重视的农产品争取有限但实质的准入机会。”
纽约智库亚洲社会南亚计划主任阿迈尔(Farwa Aamer)表示,印度希望取得“比其他亚洲国家更具竞争力的关税税率,甚至接近日本水准”。东京已将美方威胁征收的关税从25%降至15%。
印度目前尚未收到关税通知信,根据4月2日解放日公布税率,美国将在8月1日对印度输美商品开征26%关税。

美国
川普:泰国柬埔寨同意立即举行停火谈判
周六(7月26日),泰国与柬埔寨的边境军事冲突进入第三天,在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介入斡旋后,两国终于同意展开即时停火谈判。
截至周六,泰柬冲突已造成至少32人丧生,近20万人流离失所,是两国13年以来最严重的冲突。双方互相指责对方于周四(7月24日)率先开火,导致局势迅速升级。
川普总统周六在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连发三则贴文表示,他已经与泰国和柬埔寨领导人通话,敦促双方立即停火,并宣布两国已同意展开会晤,以达成停火协议。川普亦表示,若泰柬持续交战,美方将不与任何一方签署贸易协议。
川普在第一个帖文中表示,“我刚刚与柬埔寨总理通话,讨论如何停止与泰国的战争。我现在正准备致电泰国代理总理,同样请求停火并结束这场激烈的战争。碰巧的是,我们目前正与这两个国家进行贸易谈判,但我已明确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持续交战,我们不会与其中任何一方达成协议!”
“我正试图简化这个复杂的局面!这场战争已造成许多人死亡,但它让我想起了当年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的冲突——最终成功实现停火。”总统说。
川普表示,与柬埔寨的通话已结束,但预计会根据泰国方面的说法,就停战和停火事宜与柬埔寨首相再次通话。

美国
卢比奥:万斯是2028年美国总统“绝佳候选人”
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近日打破了外界关于他将在2028年竞选总统、与现任副总统J.D.万斯正面交锋的猜测,转而公开称赞万斯,并表示希望对方参选。
在接受福克斯新闻专访时,卢比奥表示万斯“干得非常好”,是他在政坛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并直言若万斯投身大选,将是一位“很棒的候选人”。
尽管卢比奥未完全排除自己参选的可能性,但他强调目前专注于国务卿的职责,表态“只要总统允许,我愿意一直做到2028年1月”。
卢比奥曾是2024年副总统热门人选之一,最终由万斯出线。此后,他在特朗普政府中身兼多职,处理外交、安全和行政事务,表现受到好评,甚至引发万斯开玩笑称他“可以再接点活儿”。两人关系密切,互动频繁,为共和党未来人事布局增添变量。
随着2028年成为自2016年以来首场没有现任总统或副总统参选的“大选空窗期”,共和党将面临候选人全面洗牌的局面。卢比奥淡化自身参选意图,同时高度推崇万斯,无疑释放出一种团结与传承的信号,也为日后党内动态埋下伏笔。

俄乌
普丁出席海军节活动时 乌无人机袭击圣彼得堡
俄罗斯当局表示,圣彼得堡(St. Petersburg)周日(7月27日)遭到了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导致当地机场被迫关闭了五个小时,因为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当时正在该市庆祝俄罗斯海军节。此前出于安全考虑,当局已取消了按惯例举行的海军阅兵式。
圣彼得堡通常会在俄罗斯海军节(Navy Day)举行有电视直播的大型海军阅兵式,届时由战舰和其它军用船只组成的舰艇编队将沿着涅瓦河(Neva River)航行,普京也会出席庆祝仪式。
据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报导,去年俄罗斯就曾预计乌克兰计划袭击在圣彼得堡举行的海军阅兵式。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周日证实,今年的海军阅兵式因安全原因已经取消,此前在7月初已有关于取消阅兵式的报导。
普京周日乘坐巡逻快艇抵达圣彼得堡历史悠久的海军总部,并从那里观看了在太平洋、北冰洋、波罗的海(Baltic Sea)和里海(Caspian Sea)举行的军事演习,有150多艘船只和1.5万名军人参加了这些军演。
普京在视频讲话中说:“今天我们在工作场合来庆祝这个节日,我们正在检验舰队的战备状态。”
俄罗斯国防部表示,防空部队周日共击落了291架乌克兰固定翼无人机,这低于5月7日创下的击落524架无人机的纪录,当时正值俄罗斯举行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日(Victory Day)阅兵式的前夕。
环绕圣彼得堡市的列宁格勒州的州长亚历山大‧德罗兹登科(Alexander Drozdenko)表示,在该州上空有十多架无人机被击落,坠落的碎片造成一名女子受伤。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周日上午8时40分,德罗兹登科表示,当局已将这次袭击击退。
根据俄方的一份声明,圣彼得堡的普尔科沃机场(Pulkovo Airport)在袭击期间关闭,57架航班延误,22架航班转道飞往其它机场。普尔科沃机场于周日晚些时候恢复了运营。
俄罗斯博主亚历山大‧尤纳舍夫(Alexander Yunashev)是随同佩斯科夫出行的一个官方记者团的成员,他说佩斯科夫告诉他,周日,他们乘坐的从莫斯科飞往圣彼得堡的航班因无人机袭击而延误了两个小时。

乌克兰
泽连斯基呼吁欧洲国家出钱 帮乌军加薪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日计划敦促欧洲盟国直接资助乌克兰军队,为军人提供更高薪资和签约奖金,以解决志愿役招募困难与兵源不足的问题。
他强调,虽然欧美过去在军备上提供了大量援助,但几乎没有国家为乌克兰军人薪资埋单。他直言:“我们的军人本身就是保护所有人的武器”,暗示乌军不仅为乌克兰而战,也在保卫欧洲的集体安全,应获得更多支持。
招募危机背景:乌俄待遇落差悬殊
根据《乌克兰真理报》7月26日报道,乌克兰政府希望借助加薪与签约奖金机制吸引新兵,以对抗俄罗斯长期以来通过高薪招募大量兵力的战略。相较之下,俄军提供的优厚待遇每月吸引数万人入伍,而乌军目前面临招募困境与人员流失,战场轮换压力巨大。
财政赤字恶化:420亿美元缺口难填
泽连斯基的呼吁背后,是乌克兰空前紧张的财政形势。乌财政赤字在2024年已高达420亿美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军费支出长期高居不下,却得不到盟友在经费上的直接支持。根据财政部数据,2025年上半年政府支出已达1.9兆格里夫纳(约合450亿美元),并预计追加预算约110亿美元以应对战争开销。
国际援助不足 IMF要求压缩支出
目前乌克兰正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监督的一项160亿美元贷款计划,该计划要求乌方削减赤字,但基辅方面坚持不提高税收。第一副总理尤利娅·思维里登科(Yulia Svyrydenko)坦言,国际捐助方承诺的750亿美元援助尚未到位一半,远远不足以覆盖未来两年的预算需求。
前景不容乐观:2026军费缺口或达1兆格里夫纳
据国会预算委员会主x皮德拉透露,即便有外部支持,乌克兰未来仍将严重依赖外部融资,2026年的军费缺口可能突破1兆格里夫纳(约250亿美元),而这还不包括重建、社会福利和医疗支出。
分析:乌克兰走向“募兵化”模式的财政压力
泽连斯基此番呼吁欧洲国家资助军人薪资,反映出乌克兰正在从“全民征召”转向更加市场化的“募兵制”模式。然而,高薪募兵虽能暂时缓解兵源紧缺,却也将使财政负担雪上加霜。在缺乏经济增长、税基受限的背景下,外部援助若持续缩水,乌克兰将面临“战力与财政双重危机”。
泽连斯基的新募兵策略是现实的政治操作,也是对盟友援助模式的挑战。在战场和财政线同时拉紧的局势下,乌克兰亟需西方国家“换一种方式”支持战争。否则,仅靠武器援助或许难以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防卫战。

柬泰
战火未止 泰国称柬埔寨欠诚意 难启和平谈判
泰国与柬埔寨边境局势再度紧张,尽管在美国总统川普的协调下,两国名义上已同意启动停火谈判,但周日(7月27日)清晨双方依然在边境地区爆发新一轮炮击。泰方指责柬军攻击平民住宅,并动用远程火箭系统;柬方则反控泰军首先发动攻击,并炮击历史遗址及地面推进。
泰国代理总理威乍耶猜前往边境视察,重申若缺乏柬方诚意,和平谈判无法进行。他强调泰国将先确保国家利益与人民安全,再谈和平,并否认接受任何第三方调停,但对川普总统的关切表达感谢。柬埔寨总理洪玛奈则通过社群媒体表态支持立即无条件停火,并接受马来西亚提出的调解建议。
这场冲突已持续四天,导致超过30人死亡、逾20万人流离失所。泰国与柬埔寨因817公里尚未完全划定的边界长年对峙,特别是对拥有丰富文化象征与战略价值的柏威夏寺及大塔蒙寺主权争议最为激烈。虽然1962年国际法院曾判决柏威夏寺归属柬埔寨,但泰方至今未完全接受,并拒绝柬方近期再次诉诸国际法院的做法,主张应由两国自行协商解决。
在局势急剧升温之际,川普宣布暂停与两国的关税谈判,以促使双方尽快实现停火。他强调,美国正积极促成和平,但最终解决仍需泰柬自行做出政治决定。当前局势依旧紧张,未来是否能达成有效停火,仍有诸多不确定性。

英国
施压首相承认巴勒斯坦国 英国在野小党扬言强推法案
英国国会一个在野小党今天扬言,如果首相施凯尔(Keir Starmer)继续反对承认巴勒斯坦国,他们将提出相关法案,并「强行要求表决」。
推动苏格兰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Scottish National Party, SNP)表示,如果施凯尔不改变立场,苏格兰民族党将在国会夏季休会结束后复会时,提出一项「承认巴勒斯坦国法案」。
施凯尔承诺承认巴勒斯坦国,但他说,那必须是中东和平进程的一环。
超过220位英国国会下议院议员,包括数十名来自施凯尔领导的执政党工党(Labour party)的议员,昨天要求政府仿效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表示,法国将在9月的联合国会议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不到24小时后,英国9个政党议员就在连署信函中发出上述呼吁。
苏格兰民族党在英国国会下议院的领X佛林(Stephen Flynn)表示:「除非施凯尔停止阻挠英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否则苏格兰民族党将在9月国会复会时提出『承认巴勒斯坦国法案』,并在必要时强行要求表决。」

德国
默茨:“避免了跨大西洋不必要的升级”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执委会主X冯德莱恩27日会谈后宣布,双边已达成贸易协议,将欧盟向美国输出产品的关税降至15%,等于是把特朗普先前扬言的30%关税砍了一半儿;欧盟同意向美国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能源,及额外投资6000亿美元。
德国总理默茨周日对美欧贸易协定表示欢迎,该协定规定对欧洲出口产品征收15%的关税,并称此举“避免了跨大西洋贸易关系不必要的升级”。默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我希望跨大西洋贸易能得到更多优惠,但我们因此得以维护我们的根本利益,”,尽管美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他补充说,“这项协定避免了一场可能严重影响德国经济的贸易冲突,”,并特别强调了汽车行业,“该行业目前27.5%的关税将几乎减半至15%。”
德国总理表示,“正是在这一领域,迅速降低关税至关重要”。除了德国工业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外,化工和机械行业也尤其依赖对美国的出口。
这位保守党总理向欧盟委员会表达了他“全力支持即将开始的协议细节谈判”。德国财政部长拉尔斯·克林格尔在另一份回应中表示,与华盛顿达成谈判解决方案“是迈出的第一步,这是一件好事”。
他补充道:“我们现在将评估谈判结果及其对德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