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黑噪音 | 胡塞武装的山寨政府,被一锅端了

| 人围观 |

夜歌雄霸2025-09-04 17:39:54




也门胡塞武装9月1日为上周死于以军空袭的高层人员举行葬礼,并公布死者名单,其中包括:胡塞武装“变革与建设政府总理”(行政机构负责人)艾哈迈德·拉哈维,以及“司法和人权部长”、“经济工业和投资部长”、“农业渔业和水资源部长”、“外交和侨民部长”、“电力能源和水利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长”、“社会事务和劳工部长”、“新闻部长”、“青年和体育部长”、“总理办公室主任”、“内阁会议秘书”共12人。

以军8月28日空袭也门首都萨那。据胡塞武装8月30日证实,其“总理”(行政机构主管)艾哈迈德·拉哈维和多位“政府部长”在以军空袭中伤亡,另有多名“部长”受伤。

看完新闻只有一个问题:为啥这些头衔都要加个引号?

答案很简单:胡塞武装,始终就是一个山寨“政府”。



在动荡不安的中东,长期陷于内战与外部干预的也门始终未能建立稳定的政治秩序。在也门,胡塞武装的崛起及其自封的“最高政治委员会”,以宗派身份为基础,以军事力量为后盾,试图拼凑出一个“政府”的外壳,却从未具备国家治理的内核。

“山寨久了就像真的”?NO,胡塞武装告诉我们,山寨久了,你可能还是山寨。

胡塞武装的山寨政府最近在开会时被一锅端,甚至连“政府总理”也没能幸免。它的覆灭不仅是军事打击的直接结果,更是历史逻辑的必然。

胡塞武装的起点,是20世纪90年代胡塞家族在萨达省发起的宗教复兴运动,强调宰德派的地位与权利。随着中央政府权威的衰退,这个地方性运动逐步走向军事化。


2004年,其领导人侯赛因·胡塞被政府军击毙,却使组织进一步激进化。

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卷也门,长期执政的萨利赫政权瓦解,权力真空为胡塞扩张提供了机会。2014年,胡塞借机南下,占领首都萨那,迫使哈迪总统出逃。自此,他们以“最高政治委员会”为名,自称是也门的“合法政权”,事实上开启了一场山寨政府的实验。



胡塞的出现让试图做中东老大的沙特如鲠在喉。2015年,沙特主导的多国联军发动“果断风暴行动”,以恢复哈迪政府的权力为目标。

这场军事干预使胡塞政权被迫转入长期消耗战。虽然胡塞依托山区地形与伊朗的暗中支持顽强抵抗,但他们的统治基础始终建立在武力与恐惧之上,而非现代化的制度与治理。

这一点,跟哈马斯一样。

联军的空袭与封锁使也门陷入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胡塞在首都控制区进一步强化对民众的税收与资源垄断。这种近乎掠夺式的财政模式,加剧了他们“山寨政府”的特征——形式上模仿国家,实质上则是地方武装团体的自我延伸。


2022年,联合国斡旋下达成临时停火协议,使战事稍有缓解。然而,即便在谈判桌上,胡塞依旧坚持“自己是唯一合法政府”的立场,要求国际承认。但联合国及大多数国家始终只将其视为冲突一方,而非合法政权。

这种“合法性困境”背后依然是山寨政治的荒诞性:他们当然可以自己去设立“部长”、开设“外交机构”,甚至印制护照,但没有一个国际组织愿意将其纳入国家体系之内。

所以,这种组织的外交努力,本质上只是一场自我承认的表演。

进入2023—2024年,胡塞武装将冲突延伸至红海航运通道,袭击商船,以此宣示所谓“反帝国主义”的立场。这些行动在国内宣传为“对外斗争”,但在国际社会看来,只是无视国际法、破坏全球航运安全的挑衅。

红海行动使胡塞得罪了太多国家,进一步遭到多国军事打击。美国和英国多次对其导弹设施与指挥中心实施空袭,而沙特亦趁机加大军事压力。在内外交困之下,其山寨政府的机构逐渐瓦解,核心领导层被逐步清剿或流亡。

这次“一锅端”,虽然未必是胡塞的终局,但至少也敲响了它的丧钟。



胡塞武装的山寨政府走向崩塌并不是偶然,而是其自身结构缺陷的必然。

在财政上,他们依赖掠夺;政治上,他们只依赖口号;军事上,他们到处树敌。缺乏制度建设与民意支持,使胡塞的统治无法长期维系。

胡塞并没有理解现代国家合法性的来源——这种合法性的构建,需要其现代化、文明化的内部治理能力。但胡塞武装无法为民众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所谓的“政府”更多是一种幻象。

二战后全球各地一系列兴衰的政权都证明了一点:武装夺权或许可以一时成功,但没有现代化治理框架支撑的政权,最终必将被清算。

山寨产品或许还能在市场上混迹一阵,但山寨的政府,注定难逃被历史一锅端的命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