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当代三位文化大咖为何都向儒家思想开炮?

| 人围观 |

枯荣禅2025-11-04 17:37:50


提及儒家思想,有人视其为中华文化的根脉,可在当代文化界,易中天、王朔和陈丹青这三位敢说真话的人物,却不约而同地对它发起了尖锐批判。

他们的观点犀利、直击要害,每一句都让人忍不住停下思考,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对儒家有如此强烈的质疑?

易中天的批判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直接剖开儒家的短板。他说,“儒家最大的问题是既缺胸襟又无逻辑,容不下半点批判,自然离真理越来越远,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根本算不上真正的哲学。更关键的是,他守着等级观念不放,与平等背道而驰,少了时政精神,也跟不上科学的脚步。最讽刺的是,儒家一边不敢挑战权威,一边又总想着当官入世,最后只能把自己包装成道德伪君子,在权势面前弯腰低头”。这番话句句戳中要害,不留半分情面。

王朔则带着反问似的尖锐,把问题拉到历史现实里。他直言,“要是儒家真那么有用,中国怎么会落得多年积弱的地步”?
在他看来,儒家的等级制度把社会框得死死的,还非要把人分成君子和小人,认定君子全对,小人全错,根本不讲道理。他还戳破了独尊儒术的真相,汉武帝当年选儒家,哪里是因为它多好,不过是国家乱了,想拿它当管理老百姓的工具。最后,王朔撂下一句,“儒家当个学问研究还行,真要和政治绑在一起,绝对不行”。

陈丹青的批判更狠,直接把矛头对准孔子本人,他毫不避讳地说,“对孔丘的言行体系,我几乎全盘否定”。
在他眼里,孔子想塑造理想人格,结果反而扭曲了人性,这套东西后来还被封建帝王当成统治工具。他甚至不认可孔子哲学家、圣人的头衔,觉得孔子不过是个庸俗又虚伪的高级知识分子。看看那些讲究食不厌精、快不厌戏的饮食,挑剔席不正不做,君子远庖厨的刻板规矩,还有主张父为子引的糊涂观念,全是证据。
陈丹青还点出一个扎心的现实,五四运动喊着打倒孔家店,可批判根本不彻底。直到现在,孔子的思想还在影响着一些人,造就了不少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三位大咖的批判各有角度,却都带着振聋发聩的声音。有人说他们太偏激,也有人觉得他们说出了真话,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