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为什么计划经济没有市场经济好?

| 人围观 |

炉中火神2025-11-05 17:37:00

在智能手机被发明出来前,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智能手机的需求。
在高铁被引进中国前,绝大部分中国人也没有具体的高铁需求。
计划经济哪怕全员圣人,哪怕超级计算机抡冒烟了计算,它也算不出这些需求。
更新:
计划经济为什么不鼓励提出新的需求,这是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情,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制度是无根之萍。
假设我是一个无比公平,没有一丝一毫私心的计划经济制定者。
我要计划今年全市生产多少粮食,其中多少用于上交,多少用于储备,多少用于全市人民消费。
那么最起码,我要知道全市有多少人吧?
好了,到了这一步,其实问题已经出来了,我这个计划经济制定者,对人口自由流动是什么态度?
一定是消极态度。
我不希望全市人口大量流出,也不希望其他地方人口大量流入我市。
    人数的变化一定会给我的计划经济工作带来巨大的干扰,原本我可以用简单的乘除法就算出今年需要多少粮食,但是现在我需要去调研,我市对其他地方人口的吸引力是多少,吸引来的人口有多少是长期居住,有多少是短暂打工,有多少是跨城通勤,本市外流人口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在家待几天?
市场经济可以把这些东西通过价格,市场自由流动来解决,但是计划经济呢?
你能计划你自己的,你还能计划隔壁市的?
    所以在一些很特殊的时期,出门要开介绍信,粮票也要分全国粮票,并不是统治集团集体性抽风,而是计划经济天生对人口流动具有排斥性,有排斥性,就必然在政策上表现出来。
    这与我是不是一个公平,有良知的人没有太大关系,区别无非是个人多拿少拿,但我再有良知,也不会允许人口自由流动。
    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我有良知,我更不允许人口自由流动,否则人口流入,我对自己辖区的百姓不负责,人口流出,我对周边兄弟县区不负责。
    粮食尚且如此,稍微具体一点的需求,就只能是无休止的牺牲少部分人的需求了,而到了面对新事物的时候,计划经济更是一筹莫展,我怎么知道有多少人需要智能手机?
    别说底下的老百姓了,连我这个公正无私的计划经济执行者都只见过一次智能手机,我怎么可能做计划,我怎么敢做计划?
    因此哪怕面对显而易见的好东西,我的第一想法也不会是尝试,而是如何计划,当发现计划难以实现时,我一定是本能的排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