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24小时最新全球实时新闻汇总11-04

| 人围观 |

金小妹2025-11-06 17:37:11



美国

特朗普:目前不考虑为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目前不考虑为乌克兰提供战斧(Tomahawk)巡航导弹。

特朗普是在《空军一号》专机上,答复媒体询问时,透露这点。不过,他不排除改变主意的可能性。

特朗普一向以不愿冲突升级为由,拒绝提供这类武器给乌克兰。

这类导弹的射程达2500公里,足以让乌克兰深入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包括首都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曾警告华府不要为乌克兰提供这类武器




美国

将有大动作?川普:委总统马杜罗进入“倒计时”


     

美国总统川普2日就美国可能干预委内瑞拉一事发出模稜两可的信号,他一方面淡化美国即将与委内瑞拉开战的担忧,另一方面又称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的任期已进入倒数计时。

根据卫报(The Guardian)报导,川普2日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60 Minutes)节目採访。被问及美国是否会与委内瑞拉开战时,川普否定该可能性,称“我对此表示怀疑,我不这么认为。”

但当被问及马杜罗的总统任期是否已进入倒数计时,川普话锋一转表示“我会说是的。我认为是如此。”

马杜罗面临美国的毒品指控,他指责美国利用制裁毒品走私作为“推翻政权”的藉口,试图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实现政权更迭并攫取委内瑞拉的石油。

美国近几週来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对涉嫌运毒船只发动超过15次袭击,造成至少65人死亡,最近一次袭击发生在1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1日宣布,美军在加勒比海空袭1艘涉嫌运毒船只,造成3人死亡。

虽然川普主张,袭击船只是阻止毒品流入美国的必要升级措施,强调美国正与贩毒集团进行“武装冲突”。但随着攻击涉嫌运毒船只次数增加,美国国会关于总统权力界线的辩论也愈演愈烈,一些议员认为缺乏确凿证据来证明攻击行为正当性。

美国至今仍未公布任何证据,证明其攻击目标涉嫌走私毒品或对美国构成威胁。




美国

川普军事威胁 或对尼日利亚动武




美国总统川普周六在社交平台上威胁,如果尼日利亚政府继续“纵容伊斯兰恐怖分子屠杀基督徒”,美国将停止对尼日利亚一切援助,并可能采取军事行动直接打击这些武装分子。

此前周五,川普已将尼日利亚列入因宗教z由问题被特别关注的国家(CPC)名单,称该国基督徒面临“生存威胁”。川普在贴文中援引未说明来源的数据称遇害人数并敦促尼方迅速采取行动,称已命令国防部为可能行动做准备。

五角大楼负责人随后在社交媒体表示,“五角大楼准备采取行动”,并重申要么尼日利亚政府保护基督徒,要么美方将击杀相关恐怖分子。阿布贾方面否认纵容指控。

法新社指出,川普的强硬立场部分源于美国保守派议员和宗教组织数月来的游说,他们称尼方存在“种族灭绝”,但此说法遭专家质疑。

报道同时提醒,尼日利亚长期面临安全挑战,东北部博科圣地活动造成严重伤亡与流离失所,联合国估计自2009年以来该组织已致逾4万人死、逾200万人流离失所。   




美国

川普:不会出席最高法院关税案法庭辩论


     

美国总统川普11月2日宣布,他将不会出席最高法院本周关于其征收全面关税权限的两起合并案件辩论。

川普原本考虑亲临旁听,这将是首位在任总统出现在最高法院的案例,但他在社交媒体“真相社交”上表示,为避免分散公众注意力,决定不出席。

他称此次裁决是“美国史上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判决之一”,并表示若胜诉,美国将成为“最富有、最安全的国家”,若败诉则可能“沦为近乎第三世界国家”。

案件焦点在于总统是否可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单方面征收关税,或此举违反宪法的三权分立原则。原告方认为,征税权属国会所有,总统仅能在国家安全受威胁时动用该法。

川普政府则强调关税政策对经济安全的重要性。自川普宣布“解放日”关税后,美国关税收入显着上升,从5月的239亿美元增至7月的290亿美元。



俄乌

BBC:乌克兰东部重镇正抵抗俄军大规模进攻


   

乌克兰最高军事指挥官瑟尔斯基承认,乌军在东部重镇波克罗夫斯克的防线面临“艰难局势”,正抵抗数千名俄军进攻,但否认被包围。

乌方已派出特种部队保护补给线,但这些通道均在俄军炮火范围内。俄国防部声称乌军士兵投降并击毙11名特种兵,乌方予以否认。

瑟尔斯基表示已重返前线,与情报局长布达诺夫等指挥官评估战况。波克罗夫斯克是关键交通与补给枢纽,其得失将影响顿涅茨克地区整体局势。

乌方强调将坚守此地,第七快速反应军团称虽略有战术改善但局势仍动荡。

开源组织“DeepState”估计城镇约半数区域为“灰色地带”,双方均未完全掌控。美国“战争研究所”称乌军在北部略有推进,但局势总体僵持。若俄军攻占该城,将强化其在顿巴斯的控制,并增加其在谈判中的筹码。

泽连斯基强调保卫波克罗夫斯克是首要任务,并表示支持川普提出的前线停火方案,但普京拒绝,仍坚持要求乌克兰让步。



欧盟

欧盟“3内奸”将组建反乌克兰联盟


     

匈牙利、斯洛伐克与捷克可能共同组成一个欧盟内部的联盟,联手抵制布鲁塞尔推动的对乌克兰军援政策,这个构想由匈牙利主导,斯洛伐克执政党“方向党”(Smer-SD)副党魁布拉哈(Ľuboš Blaha)接受周六(1日)专访时证实,三国正在考虑协同行动。

布拉哈指出,欧洲“再度陷入集体疯狂,正走向战争与混乱”,而“保持理性”的国家应当联手保护自身利益。他强调,这不是什么阴谋或俄罗斯的“混合战争”(hybrid warfare),而是出于政治现实与常识的自然反应。

俄媒《消息报》(Izvestia)报道,匈牙利总理奥班(Viktor Orbán)据报希望得到捷克新任总理巴比斯(Andrej Babiš)的支持。巴比斯的政党“不满公民行动党”(ANO)于十月初在捷克大选中胜出,他长期批评欧盟对乌援助计划、气候政策与移民议程。

巴比斯认为,捷克替乌克兰购买弹药的“炮弹倡议”昂贵且不透明,主张援乌应由北约统筹,而非动用国家预算。新政府预计11月上任,执政联盟将包括同样持欧盟怀疑立场的政党“z由与直接m主”(SPD)及“汽车党”(AUTO)。

布拉哈警告布鲁塞尔当前的对俄政策“只会把欧洲推向灾难”,他指出,制裁无法削弱俄罗斯,“除非爆发核战”,而拒用俄罗斯能源将重创欧洲经济,“等于亲手砍断自己坐着的树枝”。

斯洛伐克国会外交委员会主x凯里(Marián Kéry)则明言,该国坚决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并认为基辅要成为欧盟会员至少还需十至十五年,斯洛伐克还批评欧盟禁止进口俄国天然气与石油的决策。



委内瑞拉
美持续增兵 委内瑞拉反对派:已准备好接管政府


         

美国近月以扫毒为由大举增兵加勒比海,并对委内瑞拉近海多艘“运毒船”实施打击。有分析认为,此举旨在以压促变,迫使总统马杜罗下台;反对派高层公开表示已准备好接管政府,并称获得军方与警察支持,认为发出“可信威胁”就足以奏效。

反对派还称去年选举系“被窃”,并指其候选人埃德蒙多·冈萨雷斯·乌鲁蒂亚实际获胜,主张马杜罗并非合法总统而是贩毒组织头目。

美方方面,自9月起宣称在公海击沉约10艘所谓运毒船并击毙数十名涉毒人员,同时在加勒比部署航母打击群、两栖攻击舰、驱逐舰与海军陆战队等力量;五角大楼称行动以缉毒为由,华尔街日报披露美方已锁定委内瑞拉境内若干与走私有关的军事目标,若遭空袭将显着升级并向马杜罗施压。

马杜罗政府则指责反对派为美国干预的工具,斥责美军演为“殖民性质的侵略行动”,并谴责美方将加勒比地区军事化。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缉毒署等报告显示,委内瑞拉并非流向美国内的主要毒源地;外界对美国以缉毒为名行军事施压的正当性与后果存疑,而局势升级也引发区域及国际关注。



芬兰

川普重启核试 芬兰总统:核武新时代已开启


             

在美国宣布计划重启核武试验后,芬兰总统史塔布(Alexander Stubb)今天表示,「核武新时代」已经开启。

法新社报导,史塔布在赫尔辛基发表谈话时表示,「威慑逻辑」和「超级强权之间的战略稳定」正在发生转变,「我们已进入了核武新时代,不幸的是,核武的重要性持续增加」。

美国总统川普上周宣布将重启核武试验,引发外界猜测,他是否意指美国将自1992年以来再次进行核爆试验。

俄罗斯之前宣布已测试了一种新型核动力巡弋飞弹「海燕」(Burevestnik)和一种核动力、可携带核弹头的水下无人载具。

芬兰与俄罗斯接壤的边界长达1340公里,在俄国入侵乌克兰后,芬兰放弃了数十年的军事不结盟政策,于2023年加入了美国领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

史塔布指出,「我们如何共同建立威慑力量?我们如何控制局势升级?」,像芬兰这样的小国,现在需要与盟友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土耳其

艾尔段:哈玛斯下定决心遵守停火协议


     

土耳其总统艾尔段(Recep Tayyip Erdogan)今天表示,巴勒斯坦伊斯兰主义运动组织哈玛斯(Hamas)「下定决心」遵守加萨走廊停火协议,强调穆斯林国家在加萨走廊重建中扮演要角这一点至关重要。

艾尔段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出席伊斯兰合作组织(OIC)COMCEC年度经济合作峰会时,告诉在场与会代表:「看起来哈玛斯相当决心要遵守(停火)协议。」

他发表上述谈话之际,土耳其正准备接待沙乌地阿拉伯、卡达、阿拉伯联合大公国(UAE)、约旦、巴基斯坦及印尼等国外交部长,针对加萨走廊重建展开讨论。外界对于这项10月10日生效的脆弱停火协议感到忧心忡忡。

这场会谈预计格林威治标准时间3日11时(台湾时间下午7时)在伊斯坦堡一家饭店登场,并于会议后数小时举行记者会。

艾尔段表示:「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向加萨民众提供更多人道援助,随后开始重建工作。」

他提到,「我们认为应立即落实由阿拉伯联盟(Arab League)和伊斯兰合作组织拟定的加萨重建计画」。

他并强调,OIC和COMCEC在加萨走廊战后复苏扮演要角,「这一点至关重要。」



以色列

以色列又接回3具遗体 含一名美籍遇害人质




以色列11月2日宣布,接收了哈马斯从加沙移交的三具人质遗体,经鉴定为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中被劫持的以军人员——21岁美以双籍上尉奥默·诺伊特拉、19岁下士奥兹·丹尼尔及40岁上校阿萨夫·哈马米。

诺伊特拉生前任以军装甲旅排长,哈马米是加沙师南部旅指挥官。美国总统川普证实其中包括美籍人质,并已致电家属慰问。

自10月10日川普政府斡旋的加沙停火协议生效以来,哈马斯已交还20具遗体,其中18人为以色列人。

以方称,双方协议每归还1具以色列人质遗体,将移交15具巴勒斯坦遗体。目前仍有8具人质遗骸滞留加沙。以色列敦促哈马斯加快移交进度,家属持续抗议要求尽快归还亲人。

停火协议第一阶段的核心为遗体交换,并包括组建多国维和部队以监督停火执行。多国表示愿参与,但须经联合国授权。以方称加沙仍存哈马斯残余势力,将继续清剿。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造成约1200人死亡、251人被劫持,此后爆发全面战争。




随便看看